欢迎来到环球教育官方网站,来环球,去全球,名师高徒,高分留学!
来源:
小编:成都环球教育 152 在很多长辈对于学英语的传统认知中,听力依靠所谓的“灌耳音”,阅读依靠读故事。
不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英语学习者钟爱各路美剧、原版小说来学英语。此类“开卷有益”的认知往往一厢情愿,效果并不明显。
美剧不能靠听力原因
▲▲▲
1、口音并不地道、口语表达不规范、难度过大、对白太少。
对于重点侧重美式发音的托福考试(虽然英式、加拿大式、澳大利亚式的发音在最近考试中出现),英剧中的发音整体感觉与托福考试相去甚远;乡土气息重、中南部地域性强的美剧中的口音比较怪;
《生活大爆炸》之类的美剧对白难度远超过托福的要求;《行尸走肉》一类的美剧对白太少,主要是动作场面。
2、美剧中高频词汇与托福并不重合。
托福考试要求的八千加单词量有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地理、生物、艺术、天文、社会、考古、人类等学科中。
用美剧练习听力的学生只能够熟悉美剧中的高频词汇的发音并且能够快速识别,但是很显然,没有几部美剧能够涵盖上述学科。换句话说,美剧还是生活化取向的,托福是学术取向。
3、听力练习者的心态并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
大部分热衷靠看美剧来学习英语的人只是想有一个堂而皇之追剧的借口。很少有人能够在看剧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力听懂文章的每一句话,也很少有人能够将一集剧反复跟听跟读直到消化生词、熟练发音。大部分人只是会快进看希望早点直到结局。
4、没有习题的辅助,听力者没有机会梳理短期的记忆。
在传统的听力练习题目中,考生会在听力中或者听力后看到跟文稿相关的题目并且在题目的提示下调动短时记忆梳理文章的大致结构,但泛听材料并没有题目,学生也并没有意识主动概括一下大意,于是听力短期记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而这一点也是所谓听力能力的核心,是可以后天锻炼出来的。
综上所述,看美剧对于听力能力的提升其实有限,尤其是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事实上,只有情景喜剧(意味着节奏松散,人们不会快进)碰上真正喜爱它并且愿意反复认真看的观众,才会有一定的效果。
换而言之,看美剧于练习听力而言,正如餐后甜酒之于正餐。知名的篮球运动员詹姆斯有尝试扔矿泉水瓶到远处垃圾桶的习惯,并声称这能帮助他保持投篮的手感,但是很显然,谁也不会相信他用这样的习惯代替正规的投篮训练。
英语学习者在结束了紧张的练习之后,看美剧主要还是为了放松之余多少保持听力的感觉。
解决方案
▲▲▲
国家地理纪录片
口音类似、内容类似、高频词汇重合。
泛读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也不够有效的原因
▲▲▲
1、泛读材料选取不当
这倒不是说学生们用一些粗劣或低龄的英语出版物来自我欺骗。很可能选取的材料难度还不错,能够让学生们真正有收获,但是跟考试关系不大。
比如能力提升课程的阅读材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性强的内容,比如ssat和sat考试一贯热衷的小说故事类。常见的材料有各类原版小说还有《新概念英语》、一些文学评论等;
另一方面,托福考试涉及的阅读文章类型是说明文,与大一课本、美国中学科学教材中部分篇目十分类似。
二者的常用词汇显著不同:小说中很少出现graphite石墨这样科学说明文的典型单词,而在后者中,behold这种词也是基本绝迹的。
二者的文章结构也是区别明显:说明文往往结构紧凑、逻辑性强而小说相对松散。很明显,熟读美国南方传统小说对托福阅读没有什么帮助,对于ssat考试倒是十分有用。
2、泛读的强度距考试相差甚远。
在泛读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关注阅读体验而忽视文章结构、细节的全面获取。很多人读一些科普材料比较随意,感觉自己读懂了就作罢。这种强度并不能提高考场上做对题目的能力。因为考试的文章要求学生们逐句分析、辨析只有细微差别的概念、了解上下文关系。
这些应当被训练的能力在泛读中一概被忽视了。很多国际学校或者在美国上学的孩子一开始接触考试阅读非常不习惯:明明自己单词都认识而且读得飞快,却并不能像自己预料得一样把题做对。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泛读考试文章了。
3、不成体系、难度选取不当。
学生们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能力的阅读材料。就算某一次找到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又找不到了。所谓泛读,本身就是指一种目的性不强、比较随意的阅读过程。因此家长和孩子们往往不愿意严格按照兰登书屋等分级阅读的要求逐步开始阅读。
解决方案
▲▲▲
选取spotlight系列等说明性和故事性兼备的教材,进行阅读。
泛听泛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初学者们往往一方面指望泛听泛读能切实提高能力,使得自己之后的备考过程轻松一些,又希望在距离考试尚且遥远的当下给自己免除“不必要”的负担和功利性。
就像一个马上要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孩子指望在公园散步能增加体能一样,泛听泛读真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事,短期内它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备考过程。